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在家裡也能做,成品口感不輸麵包店的夾餡冰麵包——日式維也納豆沙麵包。
它的中間添加了香甜的豆沙餡,和冰涼的巧克力奶油。咬一口,外層麵包胚空氣感十足,內餡香甜不膩,入口即化,層次分明,非常適合夏天冷藏后食用。
它的製作方法並不難,由長條棒狀麵包胚和兩種夾餡組成。
維也納麵包胚是一種典型的歐式麵包,主要由牛奶和雞蛋組成。雖然油脂含量稍高,但是口感特別香軟,一點兒不油膩,比那種無糖無油的麵包可好吃多了。製作過程中加入湯種,並使用低溫冷藏延時發酵的做法,讓成品口感更濕潤Q彈,放置幾天也不會變得老化干硬。
接下來跟我一起看看製作方法吧。
用料:標註的用量可製作16條,長約15厘米的維也納豆沙麵包。
A.湯種——高筋粉25克,開水35克,鹽0.5克。
B.主麵糰——高筋粉350克,低筋粉150克,白砂糖90克(或上白糖75克),鮮酵母15克(或酵母粉8克),鹽7克,全蛋150克,蛋黃60克,湯種60克,牛奶120克,發酵黃油180克。
C. 豆沙餡或紅豆餡500克左右。
D.巧克力奶油餡:純脂白巧克力150克,無鹽黃油200克,君度酒3克(可不放)。
用到的模具和工具:
A.學廚——刮刀、打蛋盆、分料碗、廚房電子秤、11寸長方形不粘模(冷藏發酵麵糰用)、大號不粘法棍模(2個)、小奶鍋(融化巧克力用)、麵包刀、裱花嘴、裱花袋(擠餡用)。
B.柏翠——PE4800廚師機,PE5609烤箱。
做法:
1. 做湯種(提前一天):準備好做湯種的材料,將開水、鹽和麵粉倒入一起攪勻,攪好后的湯種溫度為65度,裝入保鮮袋中,急凍20分鐘后使用。
2. 做主麵糰(提前一天):準備好主麵糰的所有材料。黃油刮薄片在室溫下軟化。其他食材都倒入廚師機攪拌桶內。
3. 啟動廚師機,先慢速攪拌6分鐘,再中高速攪拌3分鐘左右,到麵糰光滑成團的程度,分三次加入軟化的黃油,中速攪拌6分鐘左右。
4. 到黃油完全被麵糰吸收,剪一塊麵糰,能拉出均勻薄透的手套膜為止,和面就完成了。
5. 和好的麵糰溫度在24-26度之間,放入長方形不粘模(充當發酵周轉箱)中,蓋好保鮮膜,在室溫27度下發酵30分鐘,再把發酵好的麵糰壓平,蓋好保鮮膜,放入冰箱冷藏(3度左右)隔夜16小時。
6. 把冷藏發酵好的麵糰從冷藏室取出,在室溫下回溫到16度,分割成75克一個,擀捲成長條, 蓋好鬆弛20分鐘。
7.再把長條擀捲成15厘米長的棒形,用割包刀在表面斜著開口,然後放入法棍模具,放入烤箱內,28度,濕度75%,最終發酵1小時。
8. 將發酵好的麵包表面刷上全蛋液(標註的份量以外),放入烤箱中層,160度烤15-20分鐘。我用的是家用烤箱,如果使用平爐,上火200度,下火190度,烤16分鐘。不同烤箱可根據實際爐溫酌情調整烘烤溫度和時長。
9. 趁麵包烘烤的時間,我們來做巧克力奶油餡。只吃豆沙餡的話,這個步驟可以省略。將白巧克力倒入小奶鍋中,隔水加熱到45度融化。
10. 倒入切成小塊的黃油,融化后加入君度酒(可不放)攪勻。如果有均質機,就攪拌到細膩光滑的狀態。沒有均質機的話,就像我一樣用電動打蛋器攪打的。攪好后裝入裱花袋,放入冰箱冷藏到半凝固。
11. 烤好的麵包取出晾涼。在側面35度的位置開口,切2/3的深度,不要切斷。
12. 在切開的麵包中擠入一條巧克力奶油,再擠入一條豆沙餡。擠餡的多少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來,一般一條15厘米長的麵包中,巧克力奶油餡18克,豆沙餡21克左右。擠好餡料就完成啦。
小提示:
關於操作時間的安排,給大家參考一下:我是頭一天下午3點做湯種,3點半開始準備材料+和面,4點和好面后在室溫下發酵半小時,然後4點半放入冰箱冷藏隔夜16小時。到第二天早上8點半取出麵糰繼續操作,鬆弛20分鐘+整形10分鐘+最終發酵1小時+烘烤20分鐘+填餡10分鐘,10點半就全部完成了。我做的是每個15厘米長的麵包,每個麵糰75克,擀卷后一個大號學廚法棍模正好能放6條。如果要做成25厘米長一個,每個麵糰要100克。維也納麵糰的含油量較高,所以醒發時溫度要控制在28-30度之間,以免油脂融化滲出。低溫延時發酵(3度冷藏,16小時隔夜發酵)的作用:1. 操作時間更靈活方便。2. 增加麵包風味。3. 延緩麵包老化。我家有兩台烤箱,同時用,一次正好做出16條。如果家裡烤箱偏小,或者沒有法棍模具,可以按比例減少使用的食材,只做一半的量,或者把麵包胚做成圓形或杯蛋糕形,切開后填入餡料一樣好吃。
以上就是美味的「日式維也納豆沙麵包」的做法了,想吃的話就趕快動手試試吧。如果您覺得這篇食譜不錯,就點個讚吧,也歡迎關注我發佈的更多原創美食文章,每篇都是由我親手製作、拍攝和撰寫的,歡迎收藏、轉發和留言評論,謝謝。
August 14, 2020 at 12:00PM
https://ift.tt/3kJfcA7
冰淇淋口感,自製日式維也納豆沙麵包-科技新聞 - 臺灣新浪網
https://ift.tt/2CnYK6V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